交通站点无法全面覆盖,缺乏足够的接驳交通保障,于是存在安全隐患、没有路权的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成为新兴代步工具——
“最后一公里”出行如何解决?
本报记者 吴丽蓉
外观时尚、体积小巧、使用便捷,使得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在一些城市成为受欢迎的新兴代步工具。然而,北京、上海等地警方日前对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加大监管力度并进行集中整治,明确其不是合法的交通工具。
对于许多人而言,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多为短途使用,如骑车去菜市场、代驾司机赶往取车地、上班族往返公共交通站点。如今,代步工具被禁止上路,短途出行难题又该如何解决?
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被禁,首先在于其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经常可见到因骑电动滑板车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相关报道。同时,由于需求量增大,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不断涌入市场,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不过,目前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市场上也没有产品的相关认证机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也使得其安全性存在隐忧。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日前对20家企业生产的20个品牌的电动滑板车样品进行了比较试验(由于电动滑板车没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试验参照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进行),结果显示:电动滑板车刹车制动性能差、车速过高极易引发危险,对骑行者和行人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这些车只能视为休闲娱乐工具,不能作为交通工具在道路上使用。
同时,“没有路权”是安全风险之外,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不能上路行驶的根本原因。
路权可理解为道路交通中的权利,其主体可以是人、路或者交通工具。记者查阅现有交通法律法规发现,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目前只被列为“滑行工具”类,既不符合机动车标准,也不能被归类为非机动车,只能在一些专用场地和封闭道路、封闭场所内使用。
在现实中,许多人的居住地交通站点无法覆盖,又缺乏足够的接驳交通保障,使得出行不便。于是,人们只能想各种办法到达公共交通站点,这是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越来越流行的重要原因。
《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在滴滴打车平台上,工作日早晚高峰时间,北京有超过20%的订单行程起点或终点是在地铁站500米服务区之内。“打车坐地铁”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无疑是笔不小的开支。
“这是城市交通的一个瓶颈,折射出公共交通不够完善的问题。”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康明认为,目前的交通政策对短途出行的重视还不够,虽然近年来也开始有公共自行车、微循环公交或其他类型的接驳车辆等措施,但是总体上系统性和倾斜性还不强。“现在一些经济适用房或者房价、租金比较低的房子往往都是偏离主要交通干线的,所以从政策角度来讲,对这些人的出行要有一些倾斜。”
徐康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要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核心是要调整交通政策。“我们过去的交通政策历来是比较重基础设施的投入而轻运营服务,今后应该要在整个城市交通建设资金、运营补贴的安排上向‘最后一公里’的接驳做适当的倾斜。”他同时还提到,“最后一公里”接驳有一个难点,就是客流会比较小,因此成本投入会更大,需要更多的财政补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