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缺失的人文教学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人文、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客观规律,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迅速成长。这无疑给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当今社会,像设计这种独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被大批量模式化的发展,使得设计教育远远背离了“包豪斯”的初衷。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开展的如何呢?本文试图从工业设计教育的一些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设计教育更需要提倡人文精神。
其一,应强设计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选修课程的课时比例。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由于招生时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很低,新生入学时的人文基础知识一般比较薄弱。因此对入学后的新生及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海外及港台地区,人文素质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它旨在通过各种人文知识教育和其他多元化的实践方式,来达成人的全面发展。它的使命包括:补缺、纠偏,摆脱功利主义的狭隘与浅薄;整合、贯通,由知识的学习渐臻智慧的领悟;超越功利,超越“小我”,弘扬新的具有涵盖性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实在是疗救功利主义的一剂良方。
其二,在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当注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渗透。艺术设计教学除了在公共选修课中讲授人文文化知识以外,还应将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融入设计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二者有机的整合。比如,在讲工业设计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来强调设计人应该负有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在讲授公益工业设计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公德、环境伦理和全球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等),布置课题,让同学们通过作业实践,深入思考这些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感与情操。而在工艺史、陶瓷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随时穿插,讲解一些人文文化知识和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以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对历史文脉的把握,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设计实践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
其三,除了在课堂上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外,还应通过各种讲座、论坛、报刊以及其他舆论形式,在大学校园中唤起对商业化及功利主义的警觉意识,建立起对各种流行思潮的批判性思考。从历史上看,各国的大学均不同程度地扮演了“社会良心”的角色,因为,大学是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中地。由于“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经济阶级,知识和思想是他们唯一的凭藉,所以他们才能坚持自己的思想信念,以独立不羁的精神人格,对各种社会现象持客观的批判态度。
当然,我们所说的大学的批判,其性质有别于流行的传媒观点和市井牢骚,它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具有严肃的学术精神和学理支撑的批判形式。面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庸俗化、功利化思潮,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的批判功能对其进行抵制和清理,才有可能在校园中重新建立起一种健全的、富有涵盖性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从而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以正确的导向,使他们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素养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人文精神是艺术设计教学所需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对于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理论思维尤其重要。因为理论和艺术家的思想紧密相连。有了对艺术和设计全面的、客观的、理性的反思,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而获得这“人生的智慧”,具备理论思维的能力,却要求个人拥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和不断开拓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艺术素质,尤其是人文基础。而这正是当前艺术院校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那种忽视理论教学的错误思想的根源,就是在目前美术教育界,有一种普遍存在于学校、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倾向把高等美术与设计教育等同为一种职业教育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错误倾向认为教育应当以市场需要、社会潮流为向导,这样学校会有源源不断的利益,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然而然的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因此,实践、技能等专业技能训练作为“社会问题”应当成为艺术和设计教育的主体,以便“尽快适应社会”,在校学生要过多的考虑“出路”“生成”等等所谓“现实问题”,认为学到技术,获得生成的基本物质保障就是学习艺术和设计专业的最大意义,而认为哲学、美学、历史、艺术理论等人文基础课程与专业的关系不大。这是不利于工业设计学科的建设的。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甚至艺术门类不断产生是艺术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艺术设计学科的确立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一样。对于这些艺术现象,我们当然需要开发、接受、对话、研究,任何视而不见或以加以排斥的保守心态显然是错误的。但学术不是时尚,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图像世界中,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的目标不是赶时髦,而是培养完善的人格。因此教育不能短视,不能只顾当代社会与眼前的利益。这点应该是很容易被认同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不必忙于惑对纷繁复杂的现代艺术现象并争先建立名称奇特的新专业,东辄就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能力和体系产生怀疑。我们似乎更应该以学术研究的姿态和热情,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艺术现象之时重建并完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体系化的、广义上的基础性学科(尤其是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人文教养,并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人文基础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能寻找到能够面对并解决一切现代艺术现象所带来的困惑的根本方法。
三、拓宽艺术设计教学的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本科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但这与培养研究型人才设想不是矛盾的。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专业或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技能培训(尽管这些也是设计教育的一部分),它至少应该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创造条件。所谓的研究型人才,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精、专、深”,即对某一点、某一个专门领域的深入钻研。对于本科阶段来说,“研究”应该泛指一种具有反思价值的、对所从事的艺术现象的形而上的、上升为理论层面的思考。能够发现前人不曾涉足的新问题,促使反思把问题转化成对于本质的思考,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且很可能就是一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的先导。应该承认,没有思想的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能承担一般技术人员的角色,却无法成长为真正的艺术家。这种能力确是每个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都应该在本科阶段逐渐形成的。这种反思势必要以开拓的人文视野与修养作为依托。因此,加强人文基础课程的比重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不是矛盾的。可以想象,忽视了文、史、哲的学习和对历史上优秀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不利于在学习中怀疑、反思、求逆,因而更无法以思想者得敏锐在专业领域内去发现问题。
这种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是容易导致对艺术和设计审美教育职能的疏忽。作为艺术教育的门类,美术和设计教育当然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和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维系着一个审美的心胸,这种审美的心胸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接受阶段。从社会学的层面上讲,艺术和设计教育还承担着对全社会的审美教育的职能,这种审美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科学技术生产所造成的人类精神家园的异化,重新建立一个和谐的、绿色的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然而,“功利”的意识却过早的渗透到艺术教育的课堂,一系列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成了学生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物欲的诱惑侵入学子的视域,艺术商品化、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很难是学生对艺术保持单纯的、新鲜的审美态度。这些行为作为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的重要意义,但是一旦这些内容成为艺术院校的主要课程,其危害是吴庸质疑的。因为这样的思想带到社会之后会产生消解艺术审美本体的恶性循环。
我们从以上的反思与辨析中,大体可以明白: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只讲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不讲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行;但是,如果不加分析地简单照搬西方“启蒙”以来的“人文精神”用于我国的教学实际,也不行。本文认为,要想有效地抵制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侵蚀,纠正当前设计教学中的隐患与失误,还需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应对措施。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设计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实用性和学术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张力并重塑大学的社会形象”,这对所有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决策者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考验和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杜维明:《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载《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龚放:《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载《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2期。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第247页、第212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