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班”英国设计教育和文创考察之旅——系列报道一

序言
这是大师班的第二十一次启程,领队林家阳教授和团长谌涛教授带领30位团员从东向西,飞越山川河流,横跨北大西洋,去体会帝国的沧桑和领略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辉煌,去进行一次艺术创新和设计灵魂的对话。

如果细胞的科学定论成立: 用一年的时间,让细胞自我更新98%,让生命延续,人类继续进化,那么,面对保守思潮及种种压力,这种有精神、有目标、坚持不懈的艺术组织活动,是否会增强参与者的中国文化自信?更新设计艺术观念,开阔国际设计视野?

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次“大师班”的英伦之行,就是针对目前高等艺术设计领域和文创存在的几大困惑:如培养目标和现行用人制度的矛盾;行政化、标准化管理和张扬艺术个性教育的矛盾;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和现行教师自身经验的矛盾;知识交叉时代和学校知识教育单一的矛盾;社会职业化和院校理想化教育的矛盾等种种挑战,带着困惑和立志改变这种现状的决心我们来到了英国,来到了这个现代教育最发达的国度和皇家艺术学院……这所获得QS国际设计高校综合竞争实力连续三届笫一的著名学府进行交流。力求通过这种身体力行、求法乎上的探索,借助今天无线网络的传播,唤起国内艺术设计同仁再次投入改革的决心,共同肩负使命,完成当代中国文化复兴的史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用的人才。


活动策划:林家阳 谌 涛
活动顾问:刘 硙 章 超
组织单位: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 师也文创
活动后援:张嬿雯 王亚琦
责编:王莉斯


主题报道一
皇家艺术学院的创新设计教育
撰文:沈京京
摄影:林家阳 / 项蔚

“大师班”第一站访问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该院两大专业——创新工程设计系和建筑系负责人迈尔斯·彭宁顿(Miles Pennington)教授、哈里特·哈里斯(Harriet Harris)博士专门抽出自己假期的休息时间,为“大师班”学员们进行了学院及相关领域发展的主题演讲,并且在皇家艺术学院长助理Kerry Royle女士的精心安排下,“大师班”学员们参观了设计学院的工作坊与实验室。此次访问,学院的教授和工作人员对授课和接待工作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也为大家提供了可口的咖啡和茶点,让大家初次感受到伦敦虽然是个常阴雨绵绵的城市,但是伦敦人的心却温暖至极。

21届“大师班”学员首课在皇家艺术学院进行

一、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创新教育的条件与资源

悠久的办学历史
坐落在伦敦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成立于1837年,距今已经有180年历史,是全球唯一的全研究生制艺术院校,世界迄今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教育机构之一。由于学校的教学优势,为全球造就了一大批设计教育和设计界的顶级人才,学院被誉为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师培养的摇篮。

多样的研究领域
皇家艺术学院学院由艺术、人文、技术三大领域构成,设有建筑、设计、艺术、人文科学、传播和材料学六个学院。学科的交叉,知识的多元,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这些知识结构也为学院达到培养设计界的精英和领袖人才提供了养分和创造了条件。

卓越的杰出校友
在QS世界大学排名“艺术与设计类”大学排名中,皇家艺术学院至今已连续多年冠冕全球设计院校综合势力全球第一位,有着横跨三个世纪的杰出校友,学院的声誉享誉全球。著名杰出校友包括曾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种子圣殿的Thomas Heatherwick;波普艺术代表大师Allen Jones;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David Hockney;著名电影导演Ridley Scott;国际时尚品牌Burberry全球创意总监设计师Christopher Bailey及著名当代帽饰设计师Philip Treacy等。这些杰出的校友引领了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影视和时尚的潮流。

丰富的行业合作
每年业界的合作伙伴都为该校各类项目、奖项及奖励计划提供资助。学院每年夏季毕业作品展是英国艺术及设计界的盛事之一,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潜在赞助商或雇主前来观看。各专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外部赞助,仅创新设计工程系就有索尼,诺基亚,福特,可口可乐,联合利华、LG等合作伙伴。由于这些国际一流企业的介入,使得各学院的教学内涵更丰富,也为学生们走向社会构架了桥梁。

完备的教学资源
拥有齐备的实践设备,如各种大中小型木材加工机、真空成型机、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各类金属加工器械……可实现3D打印技术、立体光刻技术、超薄层厚树脂喷射成型技术、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等。这样的学生工作实验室足以满足这所千人学校在校学习的需求。对照国内的设计院校,绝大部分院校仅有少量的数字化实验手段,且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在基础实验手段方案少而又少,无法让学生体验和训练动手能力。

学员们体验了皇家艺术学院课程教学和实验环节

对于古董和二手货没有特别偏好的你也没关系,你可以继续往Portobello的下街走,这里集中了大量海鲜饭、冰淇淋、水果沙拉、意大利馅饼等以小吃为主的东西,总有一款能满足你。街头上到处有卖唱的艺人,你可以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享受着美妙的音乐时光!

二、 皇家艺术学院实现创新设计教育的具体举措

皇家艺术学院办学的影响力和获得国际上的公认在于学院明确的办学理念和方向。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和理想,学院重视院长的选拔,教室队伍搭建,也十分重视教学和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研究,具体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找对人才能做对事
皇家艺术学院改革力度最大的莫过于连续两届不是聘用学者担任学校的院长,而是大胆地启用了业界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师担此重任,推进学校的改革。乔纳森·伊夫(Jonathan Ive)这位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官被皇家艺术学院任命为新任校长,并于2017 年7月开始任职,此事件成为国际设计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皇家艺术学院执行校长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评论说:“我们很高兴地欢迎Jonathan Ive先生担任我们的新校长。 他是世界领先的设计师,他一直在创造创新和商业上成功的技术和设计,他的到来让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现任校长乔纳森·伊夫的任命体现了皇家艺术学院(RCA)对于追求卓越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决心,并以此激励学生和员工们,使我们能够教育出下一代引领世界潮流的艺术家和设计师。”
乔纳森·伊夫的任命恰逢皇家艺术学院在技术、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扩展,正如学院正在增加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课程。乔纳森·伊夫在英国BBC《今日》栏目的采访中强调,在英国脱欧之后,很重要的是继续欢迎“多元化人才”,以确保其设计和技术方面能够与苹果和谷歌等竞争……英国拥有设计教育的绝佳传统,但随着设计必须迎接新的挑战,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我们总能做得更好,总有途径能使设计和教育变得更加相关。
“找对人才能做对事”,皇家艺术学院这一明智举措正是一般院校所无法做到的,新任校长伊夫的任命已经从真正意义上把学院和社会需求融为一体,也为学院实现“培养设计领袖”迈出了第一步。

老师有用才能培养有用的学生
皇家艺术学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习惯,大量地引用社会上成功的人士扩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他们不一定是博士,但一定是行业的精英,学院也不断地引入世界500强企业,以项目推进课堂教学,并让社会有经验的设计师来当担指导,学生们在总共两学年的学习中,尤其是前三个学期(第一年),几乎是每个星期都要完成一个实战课题,到了第二学年,结合毕设做一个实际的大课题,因此学生们十分收益。

学校的高度在于研究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处在一个风口浪尖,面临着多方的挑战,学校要研究未来发展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引领社会进步。”这是建筑学院哈里特·哈里斯(Harriet Harris)博士演讲的主题演讲,介绍城市设计所面对的问题,探讨合适的解决方案。
Harriet博士认为,创建未来城市主要的难点在于伴随着新增的人口,在未来即将到来的33年内,我们地球人要新增25亿人口,这相当于每年建造一个新的英国和爱尔兰,每周建造一个新的巴塞罗那,谁来建造设计?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生活质量?Harriet博士指出,在我们设计和建造方式上的主要技术变革;社会人口组成结构的重要转变;所有的经济都依赖于创造力、知识和革新,设计无疑首当其中。我们需要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建造者,同时还需要服务设计师、汽车设计师、交通策划师、社会科学家、开发者、软件公司、银行、工程师、特别是政府来进行合作。同样,我们需要投资在研究上,把科技引入建筑和设计领域。

设计是主动的 我们在寻求跨界的合作
“我们坚信设计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创新设计工程系系主任迈尔斯·彭宁顿(Miles Pennington)教授如是说。他介绍到,创新设计工程系,作为皇家艺术学院与帝国理工合作办学的双硕士科系,已经拥有超过35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囊括实验探索、设计、工程和企业活动的领域。该科系鼓励所有人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涉及先进科技并进行跨学科合作。迈尔斯·彭宁顿教授向我们介绍,他十分推崇美国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的名言—— “自从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创新的年代,实践教育就必须为行业准备一个或一种从来没有存在过,无法被清晰定义的人”,这句话一直被作为创新设计工程系的办系哲学。创新设计工程系寻求创造一种新型的设计师,它具有创新型思维,精湛的设计技巧和工程技术的掌握。他们的职责是充分利用创造力,通过设计提供社会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创新实现商业成功。“我们坚信设计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揭示了皇家艺术学院的教学宗旨:鼓励学生走出舒适的领域,不断寻求创新。

交流会进入尾声时林家阳教授提问:
是什么原因促使皇家艺术学院连续三年登上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
针对这个问题, Miles教授与Harriet博士回答,“我们通过校际交流,吸收了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一流师生,因为他们的不同汇聚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激情,所有人来这里都知道想要些什么,学院顶级艺术家师资们顺应了学员的自主性、自发性,鼓励学生用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轻松的学习。我们非常幸运能够吸引到一流的师资和优秀的学生。皇家艺术学院不仅仅是要为行业输出人才,更要培养业界领袖。”根据2015年学院年度报告,毕业生中有48%的学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这对于一个保守的英国来说,新一代有如此的闯劲是非常可喜的。
皇家艺术学院的执行校长Paul Thompson曾说,“皇家艺术学院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只选择最具有天赋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学生,我们持续在设计,艺术,时尚和工程领域改变世界。”他的话也证实了皇家艺术学院成功的秘诀:设计改变世界,人才是第一位的。

交流活动后,双方一起在教学楼门前合影留念


主题报道二
伦敦的“跳蚤文化”
撰文:付天文
摄影:林家阳 / 付天文

7月底的伦敦,用她秋天般的诗意迎来了第21届中国设计大师班的学员。此次,我们选择了伦敦诺丁山Portobello的跳蚤市集文化作为考察的首站,她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早上9点,我们迎着牛毛细雨来到诺丁山街道,穿过一段极具小资情调的小巷后,就豁然开朗地看到开始延展开来的古董小摊铺了。虽然很早,但这里有些摊铺早已挤满了一些淘客,受到气氛的感染,我们也兴奋地一头扎进了淘宝之旅!
我们挨家挨户地逛着,对每样东西都充满了新奇。这里的古董堪称祖父祖母级的了,有钱币、手表、铃铛、羊皮卷、雕塑、徽章、餐具、象棋、军品、老相机、箱子、皮衣、项链、烛台、木匠工具……好象是大英帝国辉煌历史的浓缩!

我们过去以为,英国人是没有什么市井文化的,看到现在这般景象,绅士名媛范儿的伦敦隐去了皇家贵族的高贵孤冷,取而代之的是逃出城门的邻家女孩的亲切。
在Portobello街头上,让我感受最深的异域风情,是随处可见且从容不迫的街头艺人,有弹木吉他的、有拉小提琴的、有表演杂技的,一曲曲慵懒的乡村音乐或蓝调将我们陶醉,他们的献歌卖艺展现出的姿态无关于乞讨纳财,而是因为精神充盈富有,拿出来予人分享。

我们来到Portobello时恰逢周六。而每逢周六,那些职业的、业余的或者从别的市场赶来的小商贩都来到Portobello街,他们的总数量应超过1000人。全长1公里的市场以路口切割分上街和下街,有古董、蔬菜水果、熟食和二手衣饰四部分,来买东西和看热闹的人潮把整条街挤得水泄不通。

周六开市这里人头涌动热闹非凡

据说19世纪时,Portobello街已经是一个蔬菜水果市场。1940年代开始,这条街又逐渐吸引了做古董买卖的小商贩。1999年的电影《诺丁山》里,朱丽娅•罗伯茨所饰演的好莱坞大明星就是在这里遇见了休•格兰特扮演的落魄旧书商,Portobello街因为这部电影更广为人知。
Portobello街的摊主大多数是伦敦当地的中老年人,带着他们大半辈子的收藏品来这里展示和分享。有的气定神闲地端坐在摊子一角,并不着急兜售商品,而是欣赏和分享着他们自己一生的收藏,展示着他们与众不同的品位!有些摊主是由于失业才找到了这份工作。

团员浙江台州剪纸艺术家柳怀瑾在该跳蚤市场发现并收藏的英国250年前精致微型剪刀

还有一部分摊主是移民,但仍然有相当多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甚至是从父母手中接过小摊的生意。比如我们遇见的一个摊主Andy Morant,他继承父业专卖的那种大约食指长度的古董玩具小人,是从前英国儿童玩具箱里最常见的玩具,如今他清晰地记得自己已经在这里摆卖了25年又4个月了。以上这些摊主们能以此为生,但是大部分还都是富有不了,很多人居住在30—50公里以外的地方,为了赶集,他们从凌晨两三点就出发,拉着货车来到这里,匆匆搭建帐篷,迎接早市的到来,直到下午两点以后,才闭市回家。

Andy Morant和他的小宝贝们

20年前,Portobello街还是一个不大的二手交易市场,随着大规模复制商品生产时代的到来,买卖旧货在英国非常的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几百年前这样手工精致而又价钱便宜的旧物,它们有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记录着一种纯粹的工匠精神。

林老师的收获,百年工具只有10英磅一把

城市背景
皇家艺术学院主校区位于伦敦最繁华的市区,毗邻海德公园与皇家阿尔伯特礼堂,周边分布有皇家音乐学院、帝国理工,也有科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艺术氛围浓厚;学生们可享受都市丰富的文化生活并和行业保持零距离的交流,这对扩充学生社会知识非常重要。

我们要做逃出城宫的邻家女孩

店主几代人收藏的老缝纫机,犹如在英伦服饰的历史中穿梭

一把会唱歌的木吉他,从容地把我们从Portobello带到了美丽英国的乡村田园

下午,大师班成员依依不舍离开Portobello赶赴下一站,这匆匆而过的跳蚤市场文化之旅,留给我们最深的感触,就是觉得这儿的跳蚤市场打破了以物易物的买卖关系,这是一个经过长期沉淀而来的跳蚤市场,这里发生的一切更像是在分享已逝时光的经典故事,在推动和交流一种地域文化。

团员项蔚老师以400英镑淘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精神食粮”,上世纪30年代生产的德国相机leica ernst leitz wetzlar

伦敦的跳蚤集市反映了这个城市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存在也反映了政府对这一文化的保护态度,更主要的是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市民对民族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和传承意识及消费意识。这里也极像一个没有距离的地球村落,让全世界不同的人种、商品、智慧在这里相互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我想这对我们思考中国迭生的跳蚤市场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粤ICP备13013459号-1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深圳工业设计公司,美容仪器产品设计,安防产品设计,智能家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