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记忆—–常州非遗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产品造型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常州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专业课程体系,开设非遗工艺研习课程,以设计大赛项目化课程为核心,穿插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手工艺研习社团活动帮助学生课后可持续化学习,联动教师的科研项目,从而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唤,以非遗技艺的研习、非遗工艺品的再设计唤醒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
关键词:非遗、课程、实践


1.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滋润着人类的心灵,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逝去,生活方式的变革,被社会无情地淘洗。这些现象说明在一定意义上,只有保护和重新唤醒这些“记忆”,才能让人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才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地被保护,自发地被传承与创新,才能真正懂得人类文化整体的内涵与意义。

自2009年起,在我院产品造型专业的专业课程中,逐步引入常州美术类非遗项目,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创意地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的记忆。在唤起非遗记忆之路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开设非遗技艺的入门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非遗技艺基础技能,在产品造型专业实训课程中,围绕地方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江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项目,着重用现代设计理念再设计地方美术类非遗工艺品,将珍贵的非遗手工艺技能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得以呈现,将教师、学生的创意与非遗活态技艺的研习、探索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记忆。在将常州美术类非遗逐步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过程中,一方面,产品造型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特色化构建,学生对非遗技艺的可持续化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教师、学生的现代创意设计能力,为非遗工艺创新化传承给予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方面,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参观非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对话非遗手艺人,用非遗手艺人宝贵的“工匠精神”影响学生、教师,从而提高学生、教师的职业素养。

4.总结

2.1 引非遗项目入课堂,技艺结合构建教学体系
虽然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之父雷蒙德.罗维可以掌控从口红到飞机的设计,但是对于我们更多的产品设计的学习者,设计能力是需要逐步培养与经验积累的,因此在产品造型专业的教学中需要有的放矢,即专业教学要有所定定位。就身处常州的高职院校,如何与区域优势文化融合,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自2006年开办产品造型专业起,我院产品造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围绕旅游纪念品设计展开,在进一步挖掘常州特色元素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到常州美术类非遗项目,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将常州的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乱针绣、留青竹刻等)逐步融入我院产品造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体系“再建设”,因技、因艺、因材和因人的不同,以多模块、可重构的方式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搭建行业、企业有效合作的互动平台,实现传统技艺的系统“再传承”。建立起基础课程与非遗技艺课程的铺垫关系,非遗技艺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延续关系,构建特色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关键在人的活态技艺的传承,为了保障了该类课程顺利开展,在师资培养上我们采用自陪与引进两种方式。例如:为了将乱针绣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早在2005年,从艺术设计专业中选派两名教师,在学院领导的牵线搭桥下,拜常州乱针绣第三代传人,江苏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孙燕云女士为师,给予教师脱产半年,业余一年的时间,进入孙燕云乱针绣艺术创作中心潜心学习乱针绣技艺,为乱针绣课程的开设铺垫基础。 2009年在产品造型专业中开设《绣品制作》,同年学生课程作品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取得了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这充分说明将非遗项目通入现代艺术设计中,无疑是彰显专业教学特色有效途径之一。例如:为了开设留青竹刻课程,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风引进产品造型专业,徐老师在授课中,从材料准备、工具准备、作品制作,以现场教学、示范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现徐氏留青竹刻的活态技艺,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留青竹刻工艺的学习、实践;在产品造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群(旅游纪念品设计→计算机辅助旅游纪念品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模型制作→旅游纪念品设计项目发布)中,专业教师从产品设计角度,指导学生进行地方旅游纪念品设计构思,在设计方法和设计深度上,从形的套用→抽象化→转化改良→隐喻→创造意义,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创意设计,在设计方案的筛选中,涉及留青竹刻工艺的设计方案,由徐风对设计方案中的留青竹刻技艺的可实现性进行审核,并进一步指导设计方案转变为实物模型,工艺美术大师、专业教师、学生人力资源的联合引领,带动技术和艺术的联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在留青竹刻工艺上的技术技能的积累,有效地促进了留青竹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产品创意设计执行能力逐步提高。传统工艺技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度的碰撞、融合、提升,构建了合理有效的技艺融通的教学体系。

2.2 基于非遗工艺创造现代文创产品
在产品造型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旅游纪念品设计、毕业设计中,基于前期学生学习非遗工艺的基础上,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依据产品的功能、形态、材质等七要素,有选择地尝试将非遗工艺与现代产品相结合,一方面,有目的地督促学生对非遗技艺这一手工文化持续性学习、提升;另一方面,从现代设计、现代生活方式入手,将非遗工艺与现代产品结合,让非遗工艺品贴近现代人生活需求,从而唤醒大众对非遗的曾经记忆。例如:在2016的苏州创意博览会中,笔者偶见“巫—耳机”,该品牌来源于:“对音乐、设计和手工制作的热爱是我们从2013年3月开始这份工作的源动力。我们带着“手工艺”的荣耀想在这个 ‘精工’时代为喜欢音乐追求手工之美的艺术青年们设计一款头戴式耳机。”【1】在专注于耳麦音质的基础上,该品牌创立者们将传统皮具、银饰等传统工艺与耳麦的外观造型融合,个性化的彩绘皮雕,精致的银饰,装饰在耳麦之上,使得现代化工业化产品耳麦,散发出浓浓的民族手工艺文化气息,提升耳麦产品的品质,“巫—耳机”出售的不仅仅是个性化、高端订制,更是对手工艺文化的钟爱之情,对艺术品质的追求。“巫—耳机”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产品在新时期和平并完美共生,更是对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如何存在的积极探索。在传统与现代如何融合的探索之路上,不再像我们的前辈那样激进、纠结、迷茫……不再陷入 “手工艺”、“工业化”、“装饰”孰轻孰重“战斗”中。这些成功的文化创意产品案例,给予我们强大的信心和动力,致力于将非遗工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2.3 用现代设计理念“包装”非遗
将非遗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多渠道、多角度组织教师、学生深入认识常州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物质载体——工艺品的形态、功能、材质、色彩、工艺、经济等方面进行创意化“包装”;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在与学校专任教师、学生的交流中,无形中也被现代艺术设计氛围所感染,有助于非遗传承人进行富有创造性作品的萌发。例如:苏绣传承人梁雪芳大师,曾经说过: “苏绣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手艺,如何让苏绣能够传承延续、不断创新,能够走出镇湖、走向世界,跟上时代的潮流,将是我毕生探索追求的方向”【2】。大师的发自肺腑的感言,让我们倍感探索传统非遗工艺与现代文创结合之路,是可行且必须的。2006年经过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的推荐,技艺上已经炉火纯青的梁雪芳大师走进清华学堂,开启其艺术人生的新篇章,其与导师林乐成教授联合创作的刺绣作品《水上人家》系列,被选为清华大学的外交礼品;之后,梁雪芳大师创作的《残荷》、《而若盛开》系列,让所有人对苏绣有了重新认识,正是梁雪芳大师孜孜不倦、推陈出新的“学、仿、创、承”,使得苏绣在现代有了突破性发展。这充分表明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用现代设计理念“包装”,从而促进其在现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仅停留在“保护”的层面上,而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找寻到存在位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由自在地“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更新人们曾经的记忆,为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新印象。

2.4 非遗特色化课程延续——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就我院目前的招生层次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大部分学生经常是课程结束,课程学习内容结束,如何改变这一现实而残酷的教学问题?自2009年起,以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教师、学生组织建设的民艺社,作为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的延续,为学生技术技能的积累提供继续学习的环境。该专业团队教师指导了多项围绕常州非遗的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带动了学生、教师对常州美术类非遗的历史、工艺、工艺品有了更深研究,推进了非遗在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中深度融合。例如:在“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在地方旅游商品设计中的应用”大创项目中,以“蝶恋花”、“年年有余”主题对常州梳篦(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在“常州非遗在艺术设计中的传承探究” 大创项目中,对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留青竹刻、乱针绣四个典型的非遗项目进行田野式调研,收集非遗项目的现状资料,采访各个项目的传承人,与传承人探讨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问题;用现代形式语言概括,非遗项目的典型特征。

正是这些特色化课余活动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对常州美术类非遗项目的深入认识,激发了其对非遗工艺、非遗工艺品热爱之情。

2.5 以“工匠精神”引领职业精神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快餐文化的侵蚀下,愈来愈少的人有毅力为了手艺的传承而坚守,为了工艺的精湛而孜孜不倦,进而导致整个社会人的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的水准低下。在经历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频临失传、传承断节、脱离当下生活,非遗工艺品品质粗糙的现状,我们越来越需要一种精神的激励,那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工匠们,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3]。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劣质产品、仿冒产品横行?正是大众对工匠精神的缺失,才导致整个社会对产品品质、技术要求、环境质量等等约束标准的低下。例如:在对垃圾的分类回收的问题上,在我国至今也没有实行起来,废电池的污染性及其之大,虽然在一些垃圾桶上有所体现,但并未所有人都将废电池进行妥善的安置,而废电池的危害是一个长期慢慢释放过程,就像手艺对一个人的影响亦是不温不热,需要时间慢慢磨练,这二者的结局类似于“遗臭万年”、“流芳百世”。因此,我们迫切期待“工匠精神”的引领,对整个社会的“润物细无声”。

高等职业教育的就是要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职业的选择与定位,做好铺垫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要给予学生能够“吃饭”的能力,必要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整个教育流程(基础、高等教育)应该持续培养学生,能够“好好吃饭”态度,职业操守。在非遗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的探索中,通过大师走进课堂,观摩非遗手艺人工作过程,对话非遗手艺人,期望用手工艺人淳朴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教师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从而缔造新时期的职业精神。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考评机制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考评机制”,以专业所面向的职业为依据,根据真实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能力要求,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将来在企业就业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把工作过程变成学习过程。设定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才能保障教学项目实施的成功性。

根据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的特点及高职学生学情,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考核方法,对学生、教师进行双向考核。例如:在2015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课程中,笔者在教学中依据产品设计工作流程,对课程教学任务及考核因子设计为:

对课程教学实行分段式考核,引导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时间计划表,在每个阶段均根据学生学习态度(考勤、学习参与度)、阶段成果进行透明化考核及公示,有进步必奖励,将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推动整个教学过程有计划、有任务、有考核地完成,正由于这种一环扣一环教学考核方法,促使课程作品中有50%以上的获奖率(江苏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奖5个,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大赛优秀奖4个(团队作品))。有效合理的考评机制无疑为非遗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的实施给予强力的保障。

2.非遗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产品造型专业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项目化课程教学实现了对常州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唤,以非遗技艺的研习、以具有一定创意、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的非遗工艺品(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金坛刻纸等)唤醒人们记忆,从而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产品造型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专业地方特色化愈加明朗,学生实现了对产品造型专业技能、非遗工艺的技术技能的积累,现代“工匠精神”化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教学互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By Wu Design 深圳市哲巫本计设计有限公司https://pozible.com/project/193646
[2]网址:http://xiuhuawang.com/baike/shougong/77825_2.html
[3]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 [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13.
[4]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语 2014.22
[5]干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J].科技资讯.2015年08期


[作者]
薛晓霞、许晓婷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常州.213000

[作者简介]薛晓霞,1981.12,女,汉,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业设计及其理论研究,讲师;许晓婷,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职研究院课题.项目编号CDGZ2014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粤ICP备13013459号-1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外观设计,深圳工业设计公司,深圳工业设计,深圳艾德方工业产品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