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班”英国设计教育和文创考察之旅——系列报道四

活动策划:林家阳 谌 涛
活动顾问:刘 硙 章 超
编辑顾问:喻大翔
组织单位: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师也文创
支持单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活动后援:张嬿雯 王亚琦

序 言

本期内容,第21届“大师班”高校教师团队的成员们站在设计教育和城市文化的角度,结合“传承与创新”主题,继英国南方英格兰考察之后,对英国北部苏格兰地区的高等教育、城市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报道与剖析。


皇家英里大道上街头即兴表演的情景剧 / “大师班”学员在街头与艺术家们合影

2014年,英国一所著名艺术院校的标志性建筑毁于一场大火,这就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The Glasgow School of Art (GSA)。学院成立于1845年,是英国久负盛名老牌且顶级的艺术学府,名列世界前十强的设计学专业名校。而烧毁的大楼是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麦金托什(Mackintosh)建筑设计教育大楼。

焚毁前后的麦金托什建筑大楼和里德设计大楼新楼
院长Barbara Ridley教授带领“大师班”学员们参观校园

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恰当的城市体量
这是一座文化古城,爱丁堡城堡、圣吉尔斯大教堂、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等林立城中……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血脉,在这里延续传递、更新生长。爱丁堡具有城市文化丰富的内涵,形成了英国北部文化、艺术的中心。
不大的城市规模成为人们享受热烈与安静、寻找购物与行游乐趣的理想去处。即使在8月,绕过繁华转入街巷,便能看到悠然的静美,让人们瞬间体味到激情与沉稳、活力与淡定的人生佳境。这种格局非常迎合欧洲人的集骤心态,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文化消费意识和能力。这次“大师班”英伦考察之行,是唯一一个半年前就订不到旅馆的城市。可见,它不愧为一个真正被国际认可、人气旺盛的艺术节。

创新学院院长Gordon教授给学员们介绍新学院建设情况

一、传承与创新的条件与资源
格拉斯哥作为苏格兰最大的城市,拥有230万人口。16世纪初,格拉斯哥已是重要的宗教和学术城市。到19世纪,格拉斯哥的工业蓬勃发展,被称为“大英帝国第二城”,有“欧洲文化之都”、“建筑与设计之城”、“欧洲体育之都”的美誉。城市内拥有众多文化、艺术场馆,为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学生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成立于1845年,分为四个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麦金托什建筑学院和新成立的创新学院;三个校区——格拉斯哥校区、新加坡校区和福里斯(Forres)校区。在过去的170多年里,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培养了无数人才,横跨各个领域。

院长Barbara Ridley 教授和学员们在活字印刷实验室

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早有研究表明,承载学习空间的教学楼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众多的教学楼中,最具特色的即是可以称之为学院灵魂的麦金托什大楼(Mackintosh Building)、新老建筑的结合体里德大楼(Reid Building)和位于苏格兰高地的设计创新研究所(InDI)。
“大师班”着重参观的里德大楼,它由建筑师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设计,保留了原来红砖教学楼的特点,是一个新老建筑结合体,意欲建立新老教育体系的共生关系。史蒂文汲取了麦金托什大楼的光源引入特色,在楼内设计了大面积的透光玻璃,大量地吸收引入朝北的柔和光源。该建筑最大的特色是拥有三个圆轴状空间并贯穿整栋大楼,被称为“光的驱动空间”,设计的同时也营造了不同教学空间的变化。史蒂文认为,这样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益学生社交,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沟通、合作,更能激发师生的创意。
这些老建筑的存在,以及学院对待教学楼改、扩建的态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教育典范。

院长Barbara 教授介绍木质纺织机实验室的传承情况

三、传统手工与现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并存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还拥有一批值得自豪的传统技艺类实验室,比如活字印刷实验室与纺织实验室。
活字印刷工作室是目前英国仅存的、为数不多的传统活字印刷实训室之一。而纺织实验室里则陈列有十多架大小不一的传统木质织布机。学生会在技师型教师和教授的辅导下进行实践性训练,其目的是:系统地了解传统的美学与技艺,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设计的创意创新活动,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个性的生命力,让学生们知道与今天数字时代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对明天创新的思考。

院长们和外事办主任展示来自中国的礼物

四、传承与创新教育启示
留给我们考察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就是建筑设计师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作品——麦金托什大楼的灾后改建工程的思想了。这幢大楼1896年由麦金托什先生亲手设计并建成,170多年后的今天,被认为是大师级代表作品。
5月23日,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这幢标志性建筑被烧毁,楼内的麦金托什图书馆及数百件艺术作品荡然无存。智威汤逊创意团队(J. Walter Thompson)提出方案:邀请艺术家和设计师用火灾后的残骸进行创作,拍卖作品所得用来重建麦金托什图书馆。正如项目的参与者之一——艺术家Tacita Dean所说,用大火后的残骸创作,再用拍卖作品得来的资金重建校园,这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就好像凤凰浴火重生一样。

(左图)2014年麦金托什大楼焚烧实况
(中图)火灾后留下的木炭被放置在陶罐中
(右图)用火灾后的残骸创作,拍卖后用来重建大楼

参观结束后,学员们无不为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传承与创新”的教育理念所折服。正如Barbara院长在介绍时提到的:在麦金托什大楼没有损毁之前,学院会安排每个系的学生到麦金托什大楼上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感受这幢超过百年历史的建筑的文化底蕴。这次交流让我们看到了在教育学生传承意识方面,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确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英国最古老的顶级艺术学府的教育之道,值得国内高校学习与借鉴。

学院外事处给“大师班”准备了简单丰富的英式工作餐

参观后和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领导、教授们合影留念


主题报道二
打开艺术感官
——记2017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图 文:阳 丰

2017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一次七十年的庆典,一座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城,一场全英最大年度视觉盛宴!她在40多个艺术场所汇聚全英乃至全球的当代艺术家;在50多场的展览与演出中尽显世界艺术精华……

2017爱丁堡艺术节网站主页广告

一、点燃艺术之城激情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至今已有70年历史。她将全球最优秀的舞蹈、歌剧、音乐、戏剧艺术家以及年轻的艺术设计爱好者们汇集在一起,提供触碰艺术、点燃热情的机会。她是对传统的尊重、传承与创新。
首届艺术节始于1947年,为给战后的人们开启“人类精神之花”而举办,并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庆祝活动之一。每年夏季,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就在城堡门口的“Esplanade”广场举行,最具特色者就是盛大的军乐队仪式表演,令世人瞩目。

庆典开幕式著名的“Military Tattoo”军乐队仪式

作为艺术节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筑——圣吉尔斯大教堂,是苏格兰最高级别的宗教场所。教堂耸立于苏格兰皇家英里大道旁,人们依托教堂进行表演、休憩甚至集市。教堂以苏格兰皇冠造型为标志,体现了苏格兰人的历史精神。

教堂背景的街景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是苏格兰人为世界提供的一场狂欢,让喜爱艺术的人们与优秀艺术家们一起点燃艺术激情。

二、倾听爱丁堡艺术之声
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感知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实现跨时空的交流。艺术使人沉醉在爱丁堡这个弥漫艺术气息的城市之中。艺术节诞生于1947年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随着人们逐渐走出战争的阴霾,一个新的家园需要伟大的艺术来鼓舞大家走出困境;而节日的举办需要一个合适的城市,她不乏完美悠久的历史文明、浓厚的艺术氛围、适宜的城市空间和相应的艺术场所,这样,爱丁堡就成为最适宜的城市。

走出二战阴影,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于1947年诞生

(左图)举手投足风范十足的艺术家在街头做节目推广
(右图)互动性极强的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三、释放爱丁堡艺术灵感
“颜色可以有温度,声音可以有形象,冷暖可以有重量,气味可以有锋芒”,这是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在其《通感》里说的。他认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艺术可以引导人们打通各感官,引导人们在艺术的熏陶下释放灵感。艺术与想象不可分割,当人们打通了五感后,第六感会跟着释放。灵感、想象力以及心灵的感应将促进艺术的创造力。

(左)跳跃的艺术团队 / (右)走出剧中的表演者

在体验被世界上公认为最悠久、规模最大,且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艺术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体会她打造出的强烈艺术氛围、在近距离观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触碰藏于心底的第六感官,在艺术之堡尽情绽放!

艺术节上从小受到熏陶的小天使们


城市文化印记
1. 爱丁堡城堡之行札记
撰文:王 柯 周安涛
2.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成功的“秘诀”
撰文:张爱民
3. 艺术拾趣
创作者:王小元 / 康咏琪 / 谌 涛


1. 爱丁堡城堡之行札记
图 文:王 柯 周安涛

第21届“大师班”游学英伦,排在旅程终点的城堡之行,成为了本届大师班收官的压轴“好戏”。

在城中仰望爱丁堡城堡

英雄之堡 名垂史册
爱丁堡城堡雄踞于火山峭壁之上,美丽的鲜花环绕四周。仰望古堡铁灰色的城墙,威武刚毅,气宇轩昂。约公元1093年,城堡的雏形就已落成。爱丁堡里面有一块幸运石,是苏格兰王登基加冕的地方。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象征性,城堡很早就成为苏格兰的军事重地和王室行政中心。在悬崖峭壁之上,黑色的大炮炮口指向一点钟方向的入海口,今天我们依旧可以听见火炮发出的巨响。英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既有抵御与防卫的武功,也有侵略与殖民的霸道。

英西海战、英法百年战争还有无数的入侵记录了“日不落帝国”300年的辉煌与羞耻

英西海战、英法百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无数的入侵甚至掠夺,“日不落帝国”300年的辉煌与羞耻,都在这些枪炮声中若隐若现!古堡历经战火,多次被毁,但又每每被顽强的苏格兰人复建。九百多年来,城堡经过多次改造拓建,终于达致今天的样貌和规模。1995年,爱丁堡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城堡历经千年守望着北境,业已成为不屈的苏格兰精神象征!

城堡博物馆一隅 / 从城堡炮口俯瞰爱丁堡市区

文化之堡 八方来客
时值八月初,大师班一行奔赴爱丁堡城堡之时,恰巧赶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以城堡军操表演广场为核心,整个古城的空气中弥漫着明艳、欢快与友好的艺术气息,各种街头艺人和表演团体粉墨登场,可谓花样百出,精彩纷呈。大师班怀着朝圣的心情穿过古拙的城堡大门,沿着卵石坡道蜿蜒上行,一路观瞻城堡的上中下三个层区。堡内的若干重要处所不容错过,如一点钟大炮、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城堡皇宫(里面存放着苏格兰王著名的命运之石)、庆典大厅和苏格兰国家战争纪念馆。而城堡最中心区域的圣玛格丽特礼拜堂,建于1130年,是爱丁堡境内最古老的建筑。不大的城堡内,设有三座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和一处纪念馆,各类历史标志性景点数十处。城堡内的文物保护、景点开放与游客管理井然有序,各处导引标识清晰应景,公共设施合理而完善。

艺术节以城堡军操表演广场为核心,整个古城的空气中弥漫着友好的气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游客们观览了从中古至现代的各类战争兵器与军事装备后,最后会来到一间独特的展厅,里面置放了HALO Trust项目的介绍与宣传。该项目是由英美慈善机构发起的,排除世界范围内残留地雷的活动。医治战争创伤的公益宣传被置于战争博物馆的末端,颇具反思兵燹之灾的意义。
时光荏苒,爱丁堡城堡千百年来历久而弥新,由一座皇家军事堡垒嬗变为今日的世界文化遗产;由原初坚城利炮的军事要塞变成今日开放城门广接四海游客。据统计,近年爱丁堡城堡年接待游客的数量达到了140万人次,在英国付费旅游景点中仅次于伦敦塔,并连续三年被评为英国最佳遗产景点。如此数量的游客所带动的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不可计量,可谓是达到了文化遗产传承以及文化产业经济的双丰收。


2.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成功的“秘诀”
图 文:张爱民
8月的爱丁堡是热烈的,疯狂的!皇家英里大街,整条街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尽情演绎着各自的精彩。观众可驻足欣赏,也可互动参演!经过70年的发展,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艺术节,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节之一!那什么是艺术节成功的“秘诀”呢?

(左图)艺术节开幕入口吊装的皇家海军F-35战斗机
(右图)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表演《罗刹国》片段

8月6日上午“大师班”一行慕名拜访了这所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院校。设计学院院长/教授Barbara Ridley女士给我们介绍了学院的历史与现状、参观了富有个性与艺术特色的实验室,和正在重建中的麦金托什大楼,及重建理念与过程。随后,创新学院院长Gordon Hush教授给我们介绍了该院的专业设置情况与办学特色,以及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设计创新研究所与新加坡学院的教学研究情况。最后学员们就所关心的问题与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学院注重传承与创新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放的艺术姿态和强劲的创新活力
英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把艺术摆在国民生活的最高度。该艺术节创始之初,定位于顶级艺术家及团体的展演,但自上世纪50年代起,艺术节向多元化开放以来,军乐游行、国际电影节、爵士与蓝调音乐节等相继出现,且对演出不设任何门槛和内容审查,极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显示出巨大的生机。观众在过去10年间增加了100万人次。
2015年起,艺术节引入当代音乐作品,增加高端艺术免费演出以及“不打烊”的歌舞表演俱乐部等,大大赚足了人气,提高了门票收益。2017年,“聚焦中国”亮相艺术节,话剧《罗刹国》、《惊梦》等七部剧目集中展演,大大提高了中国观众和艺术家的参与热情!

如今,行走在古老的皇家英里大道上,随处可见的演员、舞者、导演、音乐家、街头艺人和居民、观光游客等各式各样的人,感受扑面而来的浪漫艺术气息与整个艺术之堡的活色生香,仿佛置身于既经典又现代的戏剧之中。爱丁堡犹如一个巨大的艺术作品,每个人都融化在这个艺术作品里,一起感受与倾听艺术的心跳。

我国正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阶段,如何挖掘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创建世界级的文化艺术节,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主题报道一
从“麦金托什大楼”灾后重建看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传承与创新

撰 文:徐 浩 沈京京
摄 影:徐 浩 李义恒


3. 艺术拾趣
“大师班”英国印象随记
摄影 / 绘画:王小元
英国行留下的印象是丰富而明熙的,每个片段就像一颗颗珍珠,即使雨天亦觉光彩夺目。水彩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希望目光所及都可以留下痕迹。回家后觉得当时留下的每张照片都依浠可见,历历在目,因而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挥笔留念,应林老师之邀便和各位分享,然而多年和笔墨告别,手工生疏,请别见笑!

街头阳光正好,天空中有一架飞机飞过

格拉斯哥的夜晚,奔向酒吧的女孩们

刘同学曼市遇真爱

带雨伞的英国绅士正在看手机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老师暗中搞怪,引得大家爆笑不止


“大师班”的英伦趣味时光
摄影/设计:康咏琪
在“大师班”英伦之旅的行程中,我随手拍下了一些记录旅程的照片,相对于英伦风光带给人的目酣神醉,我同样痴迷于记录下咱们“大师班”学员美好瞬间,和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大家的奇思妙想间迸发出的欢乐。在英国这片充满创意趣味的土地上,我也时时闪现出要做出一些POP艺术图像的想法,于是手中那些不经意拍下的瞬间变成了我的灵感来源,只愿让美好的时光走得慢一些,能给每位学员带来多一点点的欢乐记忆。以下五图中所有的人物表现的都是“大师班”学员。

大师班的集会间隙

大师班的集会间隙

作者和团长的欢乐午餐

作者和团长的欢乐午餐

大师班亚洲第一女子天团强势来袭

戴帽子的义恒

唐人街大叔化身欧洲王子

摄影作品《美女与英雄》 摄 影:谌 涛

“大师班”学员景春茹在艺术节中和警察合影留念


22届全国设计“大师班”日本之旅招生在即

我们刚刚愉快地结束了第21届全国设计“大师班”英伦设计教育和文创体验之旅。回顾21载,走过德国、芬兰、日本、意大利、英国等多个国家和百余个城市,每年成功的策划和神奇的旅行体验,通过我们深入的报道,依托全国设计“大师奖”等各种媒介的传播平台,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对设计界和设计教育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师班”作为高端学习考察体验交流平台,为广大教师、设计师、设计管理者,以及在读硕博士生们制定最有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考察和学习路线。有机会访问世界级名校、拜访国际顶级设计大师、浏览最负盛名的各类博物馆,徜徉其中尽情观赏;找寻城市中最有特色的创意,收获灵感迸发激情;走进街头奢侈或个性的文创街区,领略异域风情的个性文创产品……每一个精心的安排都让学员惊喜难忘!
2017年冬季,精彩仍会继续,围绕设计教育和文创这一主题,我们将组织前往充满匠心别具的手工艺和处于时尚设计前沿的日本进行考察交流,时间为一月底至二月初,为期两周。第22届“大师班”招生在即。
欢迎您和“大师班”一起出发,邂逅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组织单位: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报名联系人:张老师 021-65984900 / 13918495570 jy777cn@qq.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上采集的文章、图片,出于对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向info@idform.cn进行反馈,核实无误后进行删除

© 2013 ShenZhen IDFORM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粤ICP备13013459号-1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深圳工业设计公司,美容仪器产品设计,安防产品设计,智能家居设计